根据最新的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信息,北京市自10月31日0时起启动预警,预警称,受不利气象条件、区域传输及局地污染积累叠加影响,北京10月31日至11月2日预计有一次轻度至中度污染过程。标志着2024年下半年首度面临空气污染挑战。从往年的数据来看,此次污染的时效性和严重性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。截至10月31日,天津市、河北11城、山东6城、河南全域启动橙色预警,京津冀及周边共计37市启动空气重污染预警。
首先,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空气污染出现的时间较往年有所提前。据报道,这次污染过程比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提前了一到两周。通常在这一时段,北京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好,但今年受不利气象条件和区域传输等因素的影响,导致了污染物的累积与扩散,这与往年10月的空气状况形成鲜明对比。
其次,此次污染过程持续的时间较长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高工王威的分析表明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从10月23日开始污染一直未能彻底清除,显示出污染物的局部积累问题。这与往年相对较短的污染周期不同,反映出当前季节性污染的复杂性和持久性。
此外,从污染成因来看,PM2.5成分的变化也是关注的重点。此次污染中,硝酸盐占比高达50%,这表明在静稳小风、逆温条件下,来自工业、重型柴油车及工程机械的NOx浓度提升,引发了严重的化学转化反应。这种成分特征的变化,可能与区域内工业结构和交通排放的现状密切相关,提示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特定污染源的控制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整体污染程度较重,但根据最新统计数据,区域内活动源的减排措施已经初显成效,尤其是在北部地区污染的阶段性缓解。这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希望,也提示我们在治理污染的过程中,持续的减排政策和良好的气象条件相辅相成。综上所述,本次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污染情况,对比往年显示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,未来有必要加强区域合作与监测,以应对空气质量挑战。
(新闻来自:新京报)